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吴德玉
假如让咱们经过我的科普短视频,知道物理本来能够这样学,物理这么风趣,这么巨大,对自己的人生这么有用,就挺好的。
——不刷题的吴姥姥
“假现在后《三体》拍真人版了,姥姥能够去演叶文洁吗?”
这是网友给当红科普博主——“不刷题的吴姥姥”的留言。
当红科普博主“不刷题的吴姥姥”
当这位73岁的老人在视频里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解说《三体》里的物理——强相互作用时,粉丝认为她便是自己心目中的叶文洁。
吴姥姥本名吴於人,退休前是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国家级教育作用一等奖获得者。因她的科普短视频中有“脑洞大开”的道具,饶有风趣的演示,有板有眼的解说,使“激光核聚变”“涡电流”“菲涅尔透镜”这些生涩的术语变得饶有风趣,引发全网数百万粉丝的注重,成为一名特立独行的网红。
1月10日上午,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吴姥姥,虽然刚经历过“阳康”,吴姥姥的身体还在康复之中,但攀谈中,她仍然中气十足。
记者得悉,带领咱们一同“玩”懂科学,探究诱人的物理之惑,仅仅吴姥姥的一个小方针,她有一个庞大的愿景:经过科普,开辟孩子们的思想办法,期望未来,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把咱们国家的科学根底给支撑起来,把国家建设好,为全人类作出更大的奉献。
吴姥姥讲堂上的物理试验都十分风趣
“
从0到数百万粉丝
7旬科普博主仍谦称做得不行好
2007年,吴於人在同济大学的支持下,在上海市科委、教委辅导和赞助下创办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人才培育基地同济大学物理实践作业站,开端了她面向根底教育阶段的“降维”科普。她担任站长,同济物理系的研讨生关大勇任副站长。
2020年,“不刷题沙龙”制作了一系列科普试验视频,并推出了一些对应短视频发布到网络渠道,一会儿招引了许多用户前来“围观”。
2021年11月19日,不刷题的吴姥姥在交际渠道上表明自己喜爱玩物理,乐意经过短视频的办法与咱们共享物理的风趣之处。不到六个月,全网粉丝打破500万,这今后坚持每月50万-80万的涨粉速度。
现在,“不刷题沙龙”以关大勇为首的团队,为吴姥姥和许多专家“护航”,在网络上教授新知。
不刷题沙龙的方针很雄伟
其实,吴姥姥从事与科普相关的作业已经有五十多年,一向据守一位物理教师的初心。
回望这一路走来,吴姥姥仍然那么朴实:“我不是今日刚刚开端搞科普,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教过乡村的孩子,又逐渐从小学一年级教到高中毕业,康复高考今后,我又承受大学教育,后来在大学里教学,一向跟学生打交道。在这个进程中,我坚持:做一件作业就要把它做好,不是为了拿到薪酬或许得到表彰。” 吴姥姥称自己长于自我反思,长于找到自己的缺陷发现他人的长处,所以在整个科普的进程中很高兴。
教育相长,虽已年过七旬,但吴姥姥感觉自己也要不断学习。“物理和医学、地舆、化学、生物都有联系,要学的东西真是多得不得了。所以我觉得自己做得仍是不行好。我精力有限,才能有限,水平有限,对自己所做的仍是不满意,觉得有惋惜。一方面好像是我在科普人家,实践上是我在不断提高。假如不提高,就没本钱去跟咱们交流。”
73岁的吴姥姥一向走在年代前沿
“
不必刷题完结使命
要用脑筋剖析问题
在小朋友眼中,全能的吴姥姥也有答不出问题的时分吗?吴姥姥的答复是:必定的。
她说:“孩子们常常会有一些跨学科问题,我真是才能有限,答复不出来。对此,我也很惋惜,很懊悔自己最初仍是不行尽力。”
吴姥姥常常会向周围的教师们着重,关键是怎样引导学生去剖析自己提出的问题,应该从什么视点处理。
比方学生问树叶为什么是绿的?她就会引导学生想,树叶在进行光合作用,究竟需求绿光仍是不需求绿光等等一系列逐渐深化的考虑。她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追问下,树叶的形状为什么有的是针状,有的是片状?有的像仙人掌等多肉植物?它为什么长成这样?这样做的意图,就让学生去调查剖析树叶周围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水等。
“学生要学会考虑问题,有没有答案不重要,咱们教的不仅仅是常识,关键是研讨的办法,今后他学习起来,自然而然就在动脑筋了。不是习气用刷题满足于完结教师的使命,要习气自己动脑筋剖析问题,今后就算教师没提要求,他也会去学好。对考试不怕,对未来也不怕,出路必定很好。在学习进程中,物理实践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反映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搞物理的人又喜爱去发散思想,像八爪鱼相同,哪个职业都要触及。现在有社会物理学、经济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等等,阐明什么?阐明假如你物理根底打好了,将来干什么都能够。”
“
不刷题不代表学习减量
儿子读书时曾是班级特例
“不刷题”这个概念遭到许多网友追捧。但也有家长提出,抱负是饱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回到家,仍是常常要催孩子快把作业做了,快把题做了。”
吴姥姥共享心得:“作业,家长真的不要管。”
她当大学教师时,曾在教室门口遇到一位家长,由于孩子常常打游戏,她不得不辞了作业在邻近租房子守着,一下课就把孩子带走。
吴姥姥说:“管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意思?要让他小时分就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她以自己的儿子为例叙述,“有一次,教师把我儿子的眼皮子划了一下。便是我这个妈妈没有在他的作业本上签字,教师用一支圆珠笔在孩子头上拍了一下,成果无意中眼皮上弄出一条血痕。”
过后,吴姥姥与教师交流,她认为儿子的学习很有自觉性,“为什么我必定要去签字?”
第二天, 教师在班级上宣告,吴姥姥的儿子和班长两个人的作业,全班免检。但教师一起也劝诫孩子:“假如你们今后不自觉,将失掉这个权力。”
吴姥姥称自己也从没给孩子补过课,“从小培育孩子动脑筋,他底子就不需求我去协助。好多人都觉得物理很难,但从初中开端学物理的时分,真的不难。不过,假如你初中就开端去刷标题敷衍考试,把这个公式背得滚瓜烂熟,但你不知道这公式是怎样来的,到高中的时分就变得更难了。”
吴姥姥慨叹:“真的素质教育不是简略的多跳跳舞、唱歌唱、搞点体育活动。真实的素质教育是全面开展,那样的学生,考试照样考得好,他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知道怎样开展自己的优势,怎样才智地对待自己的短板。成为一种才智型的人,才是全面开展。这样的人,他不怕一时的困难,也不怕应战。”
吴姥姥认为许多人过错地舆解了减负这件事,“他认为减负便是让孩子们轻松,其实,减负是让孩子觉得学习没那么大担负,并不是真实的削减学习量和研讨量。”
有的人看到数学标题很振奋,有人会觉得杂乱。
吴姥姥期望孩子们享用研讨,享用学习,有终身学习的期望。
吴姥姥在户外做物理试验
“
让物理很好玩仅仅其一
在进程中完成自我考虑
《三体》里,叶文洁发现女儿杨冬小时分有很好的数学思想天分,给她讲一个公式,孩子会说“这公式真美观,真美丽,就像看到一朵美丽的野花相同。” 吴姥姥将物理变得如此好玩,也与小时分受父亲的影响有关。
据了解,吴姥姥的父亲是新我国第一代航天人,日常,他常常带孩子们调查风趣的日子现象:比方,为什么煮饺子时饺子会渐渐浮起来?为什么湿手绢贴在玻璃上不会掉下来?
“我小时分也就玩过一些好玩的游戏,假如非要说我父亲究竟怎样样教我的,我也说不出来,许多我都忘掉了,可是,开高兴心玩的感觉仍是有的。”
吴姥姥也在教学的进程傍边将好玩贯穿进去,特别是在同济大学。“同济教师对玩物理这方面仍是挺有传统的,许多人都会玩一些好玩的东西,假如咱们谁看到了一个玩具里边有物理原理,就会拿到教研室里去评论。同济的长辈对我有很好的影响。”
好多人看了吴姥姥的视频,真的觉得物理好玩。前两天有小孩子问了吴姥姥一个镜面反射的问题,吴姥姥给孩子供给了几个条件让他自己做试验,孩子又把做试验的视频又发给吴姥姥。
在这个进程中,孩子完成了自我考虑以及研讨与探究。
这正是吴姥姥科普视频的初衷。
比方为什么人踩在香蕉皮上会摔一跤,踩的什么视点不会摔?什么样的香蕉皮更简单让人摔?经过对香蕉皮的摩擦系数、正压力研讨了解摩擦力,这样的学习,不刷题比刷题还有用。
“
业余时间逛小商品商场
扫把当道具讲宇宙射线
吴姥姥的科普视频有一个共同之处,用最常见的日常日子用品解说物理学原理:用羽毛球拍讲正负电子对撞机,用一口锅讲球面射电望远镜FAS T……讲CSNS散裂中子源拿着的是字纸篓,讲宇宙射线时举起的是扫把。
吴姥姥说:“日子傍边有许多现象跟物理相关,比方宇宙射线像一把扫帚,实践上真的便是像一把扫帚。其他科学家也会这么说,但他不会直接拿一个扫把到教室里去。为什么要拿出来?由于我究竟仍是一个科普讲堂。我招引咱们的眼球,也是为了科普。”
业余时间,吴姥姥特别喜爱逛一些小商场,寻觅能够在物理试验中学习的小玩具和小道具。
当下让吴姥姥欣喜的是这种学习习尚:“许多年青的科学作业者都参加到科普活动,我觉得十分好。”
换个视点而言,吴姥姥觉得自己还要持续尽力。“特别被咱们报导了今后,我觉得对社会科学普及的推进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或许扔了一小块石头冲击了一下水面,现在激起了浪花,我觉得还挺OK。”
她满意的不是自己做了多少,而是看到社会上对科普的注重程度,并且作用也比较好。”近几年,我国在科学研讨的开展十分快,虽然和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仍是有很大距离,但这个速度令人振奋。”
“物理不仅是大学的敲门砖,仍是人生的敲门砖。想得再远一点,学好物理仍是很合算的,不论将来你做什么作业,哪怕是文科作业,哪怕是当一个记者,你物理欠好,跟人家谈天你都搭不上话。”
“不刷题沙龙”便是想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期望未来的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把国家的科学根底给支撑起来,把国家建设好,对全人类作出更大的奉献。
新的一年,吴姥姥期望除了科普短视频,也能推出体系的课程,一起推出线下课程,“做试验要是不在现场的话,总之有点惋惜。究竟一两分多钟要说清一个问题很难,我期望渐渐往一些课程上去转,让咱们真的学好物理。假如让咱们都知道物理能够这样学,物理这么风趣,物理这么巨大,物理对自己的人生这么有用,我就觉得挺好了。”吴姥姥说。